Cookies是一项古老的技术,其作用就在于将用户的一些上网行为通过加密方式储存起来,以备下次访问同样网站时使用。例如你登陆新浪微博后,几天之内都不必再次登陆,在里面起作用的就是cookie。
Cookies还可以被用来为网络广告服务,广告可以根据cookies中记录的一些信息判断来者大致的信息,如男性或女性,年龄段,上网偏好等,再根据这些信息推送一些适合来访者的广告。有些人上了图书网站后,下次再上另一个网站时有可能会被推送图书广告,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广告主自然是愿意让广告投放有个层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给所有用户不分年龄性别推送奶粉广告是低效率的,给30岁左右的年轻父母推送奶粉广告才有效率,且不容易招致反感。可以说当代网络广告业的基础,是建立在cookies的使用之上的,而未来网络广告的精准化大趋势,自然也离不开cookie。
广告业使用cookie进行精准营销,有时候确实会因其精准性而吓到一些用户,例如你在淘宝购买了一款眼镜,第二天在新浪微博右侧有可能会出现另一副眼镜的广告,这给一些不明内情的用户所带来的惊讶,往往不亚于隐私真的被侵犯了。
设想把cookie彻底禁止后,全世界网民每天多花在登陆上的时间将达几百万小时,而一些毫不相关的广告也会充斥用户的浏览器,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用户体验下滑。
事实上cookie记录的只是用户行为而非隐私信息,是通过用户行为来判断用户大致身份的(因此有时候不一定准),这与直接通过身份证或银行卡定位,有天壤之别。
理论上说,cookie行为追踪,并不比微博认证和办理银行卡时出示个人身份信息对用户而言更具有隐私泄露的危险性。
对cookie进行全面禁用影响最大的是电子商务,尤其是淘宝联盟和新浪微博,网络广告和电子商务这两个行业几乎会遭遇灭顶之灾。
Cookie是一项成熟的技术,距今已有20年历史,是依据互联网通用标准而发挥作用的,当代互联网暂时还离不开这项技术。用户对cookie所产生不解,往往会被公众舆论演化为误解,但只要网络广告业者谨守cookie使用规范,这项技术会对用户隐私权构成威胁的说法,就只能是个站不住脚的流言。